案例中心

足协官员遭举报背后:孙继海嗨球 “内线” 疑云与足坛权力暗涌

9 月 5 日,知名足球媒体人 “10 号沛沛” 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举报视频,将中国足协再次推向舆论风口。视频中直指足协竞赛部副部长孙日涉嫌在 “张卓毅仲裁案” 中充当大连嗨球科技有限公司的 “内应”,要求案件当事人家长向嗨球负责人孙继海表 “态度”,并在无正式文件的情况下中止仲裁程序,这一系列操作引发公众对足协官员与企业利益勾连的强烈质疑。

作为前国脚孙继海 2016 年创立的体育科技企业,嗨球科技的业务版图与足协职权范围存在诸多交集。公司以 “体育大数据、足球青训、体育文产” 为三大核心板块,不仅打造服务各级联赛的数据分析平台,更深度参与地方足协青训体系建设 —— 在新疆,嗨球与当地体育局、足协共建青训金字塔,孙继海亲自担任新疆足协副主席及青训总监;在贵州遵义,公司输送专业教练团队共建校园足球体系,还承担着 “大数据促进体教融合试点” 任务。这些合作项目的推进与评估,均离不开足协系统的审批与资源支持,为潜在利益输送提供了操作空间。

回溯中国足坛近年反腐风暴,此类权力与资本的纠缠早有先例。2024 年一审宣判的陈戌源案中,这位前足协主席在当选前夜就收受地方足协负责人 60 万元 “拜码头” 礼金,任职期间通过赛事安排、联赛晋级等权限收受俱乐部财物超 8000 万元。原副主席于洪臣更将裁判操控体系化,曾安排 5 名主裁判为某俱乐部保级 “特殊照顾”,单次收受天津权健集团 630 万元好处费。这些案例暴露出足协 “管办不分” 体制下的致命漏洞:当监管者同时掌握赛事审批、资源分配、纠纷仲裁等权力时,很容易沦为资本围猎的目标。

此次举报中,孙日的角色尤为关键。作为足协竞赛部核心官员,其职权范围涵盖联赛规程制定、争议仲裁监督等敏感领域。据知情人士透露,孙日曾参与 2015 年后裁判评优权限调整,将原本由技术部负责的裁判考核权转移至中超公司,这一变动与此前陈永亮通过调整裁判选派权操控比赛的手法存在相似性。而嗨球科技恰在同期加速布局足球大数据业务,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的研发中心,明确将 “为各级国家队提供对手分析、球员评测” 作为核心目标,这类服务若缺乏透明监督,可能成为利益交换的隐蔽通道。

优游ub8,优游国际ub8,优游国际平台,优游U8登录,UB8.com,UB8入口

更值得警惕的是案件中仲裁程序的异常中止。按照《中国足协纠纷解决规则》,仲裁中止需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但张卓毅家长却仅收到口头告知。与此同时,嗨球科技已抢先在大连金州区法院提起诉讼,形成 “足协程序停摆、司法程序启动” 的局面。这种时间差操作,让人联想到陈永亮案中 “虚构业务合同套取资金行贿” 的手法,也与李铁案中 “通过裁判安排、赛程调整实现利益输送” 的模式形成呼应。

事件发酵后,公众更关注此次举报能否打破足坛反腐的 “熟人困境”。2016 年原足管中心党委书记魏吉祥因考察期间游山玩水被举报,虽获党内警告处分,但核心的受贿指控因证据不足未被认定。如今孙日被指与孙继海存在未公开联络,嗨球科技的青训合作项目是否合规使用足协资源,仲裁程序中止背后是否存在利益交换,都需要更权威的调查回应。

足协官员遭举报背后:孙继海嗨球 “内线” 疑云与足坛权力暗涌

随着中国足球进入 “后反腐时代”,青训改革与科技赋能被寄予厚望。但孙继海的嗨球科技一边承担着新疆、遵义等地的官方青训任务,一边被曝与足协官员存在程序外互动,这种 “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的现象,无疑刺痛了球迷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足坛要真正走出泥沼,不仅需要揪出个别 “内线”,更需彻底打破权力与资本的灰色纽带,让每一项青训投入、每一次技术合作都暴露在阳光之下。目前,中国足协尚未就举报内容作出正式回应,这场牵涉足协高官与足坛名宿的风波,或将成为检验足球行业治理成效的又一试金石。

发表评论